古代成语(共28757个)
不少概见
成语解释:概:大略。
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指难以真正见到。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琵琶别弄
成语解释:见“琵琶别抱”。
成语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命短的,做了离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别弄。”
驴生笄角
成语解释: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驴子长角。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做哥的才入门便嗔便骂。做嫂嫂的又道是,你发迹,瓮生根驴生笄角。”
意前笔后
成语解释: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成语出处: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至人遗物
成语解释: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成语出处:汉・贾谊《鹏鸟赋》:“至人遗物,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好恶积意。”
同力协契
成语解释:犹言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义山恩海
成语解释:恩义像海一样深,像山一样高。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五羖大夫
成语解释:羖:公羊。
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千龄万代
成语解释: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急景雕年
成语解释: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
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于是穷阴杀节,急景雕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
识昧高卑
成语解释:识:见识;昧:昏暗。
不懂得高下尊卑。成语出处: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是知牤俗昏鄙,识昧高下,不可以磨极临,而可以诚义感。”
知出乎争
成语解释:知:智慧,知识。
争:斗争,竞争。
智慧从斗争中得来。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且若亦知夫德之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殊形妙状
成语解释:殊:特异。
形状很特异奇妙。成语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遗惠余泽
成语解释: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
成语出处:《晋书・挚虞传》:“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刑天争神
成语解释:刑天:神话人物。
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