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zhū

鱼目乱珠

拼音
yú mù luàn zhū
注音
ㄩˊ ㄇㄨˋ ㄌㄨㄢˋ ㄓㄨ
情感
繁体
魚目亂珠

鱼目乱珠的意思解释

以鱼眼为珍珠。比喻以假乱真。

鱼目乱珠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有取世智称为佛智,犹如鱼目而乱明珠,不可雷同事须甄别。

鱼目乱珠详细解释

鱼目乱珠释义

犹“鱼目混珠”。见“鱼目混珠”条。

鱼目乱珠典故

此处所列为“鱼目混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任昉(公元460—508)字彦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齐、梁三代。宋时,举兖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齐,以文学为王俭所重,后任竟陵王记室参军,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末,萧衍得势,任为骠骑记室参军,专主文翰。萧衍代齐自立,是为梁武帝,任昉为义兴、新安太守,有政声。任昉博学多闻,于书无所不读,聚书至万余卷,是当时著名的三大藏书家之一。曾见宫中内藏四部古籍篇卷纷杂,于是亲自校雠勘定。任昉的文学成就,以善撰表、奏、书、启著称,当时王公表奏,无不请昉代笔,起笔即成,不加点窜,因而与以诗闻名的沈约合称为“沈诗任笔”。他在上任大司马记室时,写了一篇〈到大司马记室牋〉,来感谢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极为自谦,形容自己只是像鱼眼睛那样毫无价值的人,却被当作美玉一般来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时,引用了《韩诗外传》为证,说明古人认为白色骨头外观看起来像象牙,鱼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后来“鱼目混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以假乱真。

鱼目乱珠书证

  • 01.《景德传灯录・卷二八・南阳慧忠国师》:“真心、妄心、佛智、世智,名同体异。缘南方错将妄心言是真心,认贼为子,有取世智称为佛智,犹如鱼目而乱明珠,不可雷同,事须甄别。”

“鱼目乱珠”的单字解释

  • 】yú
    鱼(魚)yú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
  • 】mù
    目mù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想要达到的地点…
  • 】luàn
    乱(亂)luàn没有秩序:乱套。紊乱。凌乱。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混淆:乱伦。败常乱俗。任意随便:乱吃。乱跑。男女关系不正当:淫乱。横渡:乱流。治理…
  • 】zhū
    珠zhū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