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gōng

借公济私

拼音
jiè gōng jì sī
注音
ㄐㄧㄝˋ ㄍㄨㄥ ㄐㄧˋ ㄙ
情感
繁体
借公濟私
近义词
假公济私

借公济私的意思解释

见“假公济私”。

借公济私详细解释

借公济私释义

犹“假公济私”。见“假公济私”条。

借公济私典故

此处所列为“假公济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假公济私”原作“托公报私”。西汉末年,外戚专政,朝政几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虚设,国势动荡不安,外戚大臣之间明争暗斗,更是时有所闻。当时王莽已有谋篡汉室的野心,他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且一步步地铲除所有反对他的人。翟方进是汉成帝时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国有方,得到朝野的称颂,号为“通明相”。王莽视其为眼中钉,亟欲除掉他。于是他勾结与翟方进私交甚笃的丞相议曹李寻,捏造了并未发生的天文异象,诬陷翟方进,说这是因为他身为丞相却没有善尽辅政的责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达天听使然。成帝未详加调查就下诏严加责备,翟方进迫于无奈,引咎自杀。朝中大权从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进的死讯后,问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抚恤。这个举动引来与王莽勾结的朝臣杜业的不悦,便上书进谏,说翟方进当权之时,作威作福,结党营私,排挤贤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私利,这样的人应该严惩以儆天下,不宜赏赐厚葬。出现“假公济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私利。出现“假公济私”的书证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借公济私书证

  • 01.清・刘坤一〈复陈次亮书〉:“惟绅商各持意见,其中不无借公济私之人。”

“借公济私”的单字解释

  • 】jiè
    借jiè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借钱给人。假托: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依靠:凭借。借势。还笔画数:10;…
  • 】gōng
    公gōng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让…
  • 】jǐ
    济(濟)jì渡,过河:同舟共济。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补益:无济于事。济(濟)jǐ〔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濟)笔画数:9;…
  • 】sī
    私sī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暗地里: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公笔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