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给家足
- 拼音
- rén jǐ jiā zú
- 注音
- ㄖㄣˊ ㄐㄧˇ ㄐㄧㄚ ㄗㄨˊ
- 情感
- 褒义成语
- 繁体
- 人給家足
- 近义词
- 丰衣足食
更新:2025-10-30 14:23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战国时期,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礼”不满,就另立新学说,主张“非儒”。墨家成员提倡“节用”与“节葬”,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成员内部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强调加强农业,节省用度,人人饱暖,家家富足。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亦作“家给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