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鹑百结
- 拼音
- xuán chún bǎi jié
- 注音
- ㄒㄩㄢˊ ㄔㄨㄣˊ ㄅㄞˇ ㄐㄧㄝˊ
- 情感
- 贬义成语
- 繁体
- 懸鶉百結
- 近义词
- 鹑衣百结
更新:2025-10-30 11:02
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悬鹑百结,伛偻道上。”
即“鹑衣百结”。见“鹑衣百结”条。
此处所列为“鹑衣百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鹑衣百结”系由“鹑衣”及“百结”二语组合而成。 “鹑衣”是出自《荀子・大略》。根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夏富有文才,孔子死后,他到西河讲学,魏文侯相当敬重他,尊他为师。虽然如此,他仍然甘于清苦的生活,衣服像鹑鸟短秃的尾巴一样,破旧不堪。 “百结”则是出自晋・王隐《晋书》。根据记载,西晋初年时,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常披头散发,放荡不羁。每当他到洛阳街上行乞,便捡拾碎布结成衣服穿在身上,号称“百结”,别人要给他好衣服他都不肯接受。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鹑衣百结”,用来形容衣服破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