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yánérféi

食言而肥

拼音
shí yán ér féi
注音
ㄕˊ ㄧㄢˊ ㄦˊ ㄈㄟˊ
情感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出尔反尔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反义词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食言而肥的意思解释

食言:失信。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食言而肥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食言而肥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食言而肥例子

你们食言而肥,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

食言而肥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卿士孟武伯说话从来不算数,鲁哀公对他不满,就带胖子大夫郭重出访越国,孟武伯十分嫉妒孟武伯,在哀公设宴招待群臣时中伤郭重,说郭重很肥。鲁哀公回答他说:“食言太多,能不肥吗?”孟武伯知道哀公在讽刺他。

食言而肥详细解释

食言而肥释义

经常把说出来的话都吃下去,因而变得肥胖。比喻经常说话不守信用。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食言而肥典源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1]曰:“请[2][3]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4],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注解

[1]季孙:季孙肥(?∼公元前468),春秋末鲁国人。嗣父季孙斯为大夫,后专国政。卒谥康,又称季康子。

[2]饮:罚酒。

[3]彘:孟武伯,名彘,春秋末鲁国人,生卒年不详。鲁国大夫。

[4]大行:远行。

食言而肥典故

据《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载,春秋鲁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回来,与前来五梧迎接他的大夫季康子、孟武伯会合,并且设宴饮酒,由孟武伯代表向哀公敬酒祝寿。孟武伯十分厌恶为哀公御车的宠臣郭重,在宴席上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肥胖?”当下季康子认为孟武伯说话失当,要罚他饮酒。而哀公则是因为季康子和孟武伯时常失信于他,于是指桑骂槐地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他把太多说出来的话又吃下去,怎么能不肥呢?“食言而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说话不守信用。

食言而肥书证

  • 01.明・李开先〈水风卧吟楼记〉:“此予事而挂客怀,何也?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 02.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卷中・丽品》:“汤四、汤五,扬州人,姿首皆明艳,而四姬尤柔曼丰盈。余尝戏之曰:『子好食言而肥欤?』姬不解,误以言为盐,率尔对曰:『吾素不嗜盐。』闻者绝倒。”

食言而肥用法

语义比喻经常说话都不守信用。贬义。

类别用在“言语无信”的表述上。

例句

这人食言而肥,所说的话不可轻信。

这种食言而肥、说谎成性的骗子,不会有好下场。

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君子,不要做一个食言而肥的小人。

既立下白纸黑字的公约,他应该不会罔顾商誉,食言而肥

你不是答应月底要缴房租,怎么可以拖拖拉拉,食言而肥呢?

人不信无以立,身为公司主管怎能食言而肥,屡次欺骗部属呢?

食言而肥翻译

  1. 英语 fail to make good one's promise(break a promise)

“食言而肥”的单字解释

  • 】shí
    食shí吃:食肉。食欲。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食sì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食yì用于人名:郦食…
  • 】yán
    言yán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恘g)(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
  • 】ér
    而ér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
  • 】féi
    肥féi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a.肥沃;b.肥壮、丰美)。能增…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