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
更新:2025-10-30 05:47
汉・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大”,读作“dà”,不能读作“dài”。
“失”,不能写作“湿”。
1. 捉黄鳝掉笆笼 —— 因小失大
2. 金弹子打鸟儿 —— 因小失大
杀鸡取卵,杀鹿取茸 (谜底:因小失大)
因为小利,而损失大利。见“贪小失大”条。
此处所列为“贪小失大”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根据《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的记载:战国时代,燕将乐毅率领五国(燕、秦、韩、魏、赵)的军队攻打齐国,齐王派触子领军迎战于济水之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触子深感为难,齐王却出言羞辱威胁以逼使他出战。结果触子虽然勉强出战,却故意使齐军败北,而他自己就乘机逃得无影无踪。后来齐国的另一将军达子又率领残兵,驻守在国都城门,为了激励士气,只好向齐王请求赏金,齐王不但不给,还把他怒骂一顿。这一来,达子与燕军交战,当然大败,不但达子阵亡,齐王也逃到莒邑。燕军追入城门,就趁势把齐国金库所藏的金子掠夺一空,这就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的好例子。后来“贪小失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表示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