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的意思解释
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后生可畏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后生可畏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后生可畏例子
后生可畏,非虚言也。(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
后生可畏正音
“畏”,读作“wèi”,不能读作“wēi”。
后生可畏辨形
“生”,不能写作“声”。
后生可畏歇后语
年轻人扛大梁 ——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谜语
哥哥怕弟弟 (谜底: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几个小孩在游玩,他问其中一个不玩的小孩,小孩说疯玩会有伤害的。小孩筑城挡住了孔子的车,孔子问为什么不让车,小孩说从来都是车避让城堡没有城堡让车的,孔子听后叹息道:“真是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详细解释
后生可畏释义
比喻年轻人的成就超越先辈,令人敬畏。语出《论语・子罕》。
后生可畏典源
《论语・子罕》
子曰:“后生可畏,[1]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2]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解
[1]焉:发问词,怎么。
[2]闻:名望、成就。
后生可畏典故
孔子是春秋的贤人,于鲁国从政时,鲁国大治。后因政治理念与国君不合,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受到其他国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鲁国,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门下有弟子三千人。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间的问答之语,而成《论语》一书,其中可见孔子思想的脉络,以及他的治学方式。由于孔子一生在政治上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他对门下弟子的期许极大。在〈子罕〉篇中,孔子便说:“不可以小看年轻人啊!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将来的成就,不会超过我们这一辈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任何可以称道的成就,那他也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作为。”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年轻人的无穷期待,一方面也是警惕和勉励年长者,如果只会倚老卖老而不肯努力,就会被后生晚辈赶上。后来“后生可畏”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年轻人的成就超越先辈,令人敬畏。
后生可畏书证
- 01.《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源)
- 02.汉・袁康《越绝书・卷一五・篇叙外传记》:“《诗》之〈伐柯〉,以己喻人;后生可畏,盖不在年。”
- 03.《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王粲》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帝〈又与吴质书〉:“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 04.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看不的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早难道气昂昂后生可畏。”
- 05.《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张权正要开言,廷秀上前道:『自古道:后生可畏。年纪虽小,手段却不小了。且试做了看,不要轻忽了人。』”
- 06.明・无名氏《霞笺记》第四出:“记得离骚,人前好摆摇,后生可畏,仲尼见我跑。”
- 07.《红楼梦》第八二回:“做一个人怎么不望长进?你这回儿正是『后生可畏』的时候,『有闻』,『不足畏』全在你自己做去了。”
后生可畏用法
语义比喻年轻人的成就超越先辈,令人敬畏。
类别用在“超越前人”的表述上。
例句
①他才国小生就勇夺了全国围棋赛冠军,令那些前辈们大叹后生可畏!
②没想到他年纪轻轻的,做起事来竟然如此干净俐落,真是后生可畏。
③他们这个小组虽是由年轻人组成,但是后生可畏,相信最具有发展潜力。
④那个十来岁的小伙子,竟然在这次百米赛跑中破了全国纪录,真是后生可畏啊!
后生可畏翻译
- 英语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surpass the older.
- 日语 後生(こうせい)畏(おそ)るべし
- 法语 les jeunes à traiter avec considération
- 德语 dem Nachwuchs gebührt Achtung(die Nachgeborenen überflügeln oft die ǎltere Generation)
- 俄语 Мóлодость побеждáет
“后生可畏”的单字解释
- 【后】hòu后(③后⑥後)hòu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后。后福。后…
- 【生】shēng生shēng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造出:生产。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有生命的东…
- 【可】kě可kě允许:许可。认可。宁可。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适合:可身。可口。可体。尽,满:可劲儿干。大约:年可二十。“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