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nrénjiànzhì

见仁见知

拼音
jiàn rén jiàn zhì
注音
ㄐㄧㄢˋ ㄖㄣˊ ㄐㄧㄢˋ ㄓˋ
情感
繁体
見仁見知
近义词
见仁见智

见仁见知的意思解释

泛指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所持看法各异。清魏源《游山后吟》之六: “臧谷忘羊孰歧视,役情于外皆堪耻。
安得太上忘悲喜,安得见仁见知遗听视! ” ●《易·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道: 规律。
性: 本性。
知: 同 “智”。
古人认为,阴阳之道,无所不包,复杂而多变,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见仁见知详细解释

见仁见知释义

知,同“智”。“见仁见知”即“见仁见智”。见“见仁见智”条。

见仁见知典故

此处所列为“见仁见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易经》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经》的内容充满神秘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在所引典源《易经・系辞上》中,解释了生成天地万物的“道”,说︰“阴阳的相反相生,生成了宇宙万物,这就是道。承继阴阳之道而生成万物的就是善,而成就万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也就是仁义道德。有仁德的人见到此道,就认为是仁;有智慧的人体会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虽然日常受用此道,却不知晓。因此君子之道虽然涵盖万有,知道的人却很少啊!”后来“见仁见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各异。

见仁见知书证

  • 01.清・张之洞《輶轩语・语学》:“至于《周易》,统贯天人,成于四圣。……京、孟、虞、郑诸大师,以及后代诸家,皆止各道所得,见仁见知,从无一人能为的解定论。”
  • 02.清・李光地《读论语劄记・卷上・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章》:“此章只以其德言之,不必定作两人说。如『君子道者三』,三者字,只是一君子尔。与〈系传〉言见仁见知,指各不同。”

“见仁见知”的单字解释

  • 】jiàn
    见(見)jiàn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会晤:会见。接见…
  • 】rén
    仁rén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
  • 】zhī
    知zhī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使知道:通知。知照。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