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不画
- 生僻成语热度
- 拼音
- yī chóu bù huà
- 注音
- ㄧ ㄔㄡˊ ㄅㄨˋ ㄏㄨㄚˋ
- 情感
- 繁体
- 一籌不畫
更新:2025-11-01 10:41
宋・黄庭坚《书增卷后》:平居终日,如含瓦石,临事一筹不画,此俗人也。
宋·向滈《如梦令》词:厮守许多时价,谁信~。相送到矾园,赢得泪珠如泻。挥洒,挥洒,将底江州司马。
一点计策也筹划不出来。见“一筹莫展”条。
此处所列为“一筹莫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筹莫展”原作“一筹不吐”。蔡幼学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宁宗即位时,下诏征求直言,蔡幼学即上奏,提到为君之道有三:事亲、任贤、宽民,其中任贤是很重要的,他说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挤,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认为是制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动作。与皇上亲近的臣子本应效忠,但却因忠言直谏违逆皇上,而遭到遗弃。情势演变到最后,皇上于是变得毫无作为,朝廷之中纵使有许多王公大臣,却也不见有人提供一点计策”。后来“一筹莫展”这句成语,就从《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蔡幼学》文中的“一筹不吐”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