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无道
- 拼音
- dà nì wú dào
- 注音
- ㄉㄚˋ ㄋㄧˋ ㄨˊ ㄉㄠˋ
- 情感
- 贬义成语
- 繁体
- 大逆無道
- 近义词
- 大逆不道
更新:2025-10-31 01:50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昔以革命为大逆无道,去之若浼者,至是也稍知动念矣。孙中山《自传》
即“大逆不道”。见“大逆不道”条。
此处所列为“大逆不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逆不道”原作“大逆无道”。秦朝末年,各地纷纷举兵抗秦,最后则形成刘邦和项羽互相争霸的局面。当初项羽和项梁在起兵之初,为了号召反秦的需要,拥立一个傀儡皇帝楚怀王,各处抗秦的义军也都尊怀王为义帝。项羽表面上是尊崇怀王,但实际上却不听从怀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称号为西楚霸王,并且强迫义帝迁徙到长沙,后来更加以杀害。汉王听闻义帝被杀,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为义帝举办丧事,同时公开指责项羽“大逆无道”,意思就是说罪行重大,严重违反应有的君臣伦理。后来“大逆不道”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违反伦常,罪恶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