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屋漏
更新:2025-10-30 21:00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为人正直。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不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宋史 张载传》)
屋漏,原指天窗,古代通于宫室中的阴暗处开设天窗,使日光射入屋内,故称为“屋漏”。比喻隐蔽无人之处。《不愧屋漏语本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比喻处世光明正大,即使在无人之处,亦持心端正,无愧于神明。《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张载传》:“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