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kǒu

笔诛口伐

拼音
bǐ zhū kǒu fā
注音
ㄅㄧˇ ㄓㄨ ㄎㄡˇ ㄈㄚ
情感
繁体
筆誅口伐
近义词
口诛笔伐

笔诛口伐详细解释

笔诛口伐释义

犹“口诛笔伐”。见“口诛笔伐”条。

笔诛口伐典故

此处所列为“口诛笔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张岱不仅长于文学,且长于史学,重要的著作是《石匮书》。此书张岱写了近五十年才脱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过此书的大老认为,《石匮书》虽然写得很好,但是没有顺应潮流拥戴东林学派,恐怕不合时宜,张岱心中十分不服,在〈与李砚翁〉的信中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他认为,有健全的舆论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吕祖谦的话:“见辱于市人,越宿而已忘;见辱于君子,万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得恃此权也。”意思是说:被一般人羞辱,过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就是君子为什么要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老奸巨猾的人的罪状,让他们非常恐惧害怕。张岱坚持自己史学家言论自由的理念,故写此信与好友痛快言之。后来原文中的“口诛笔伐”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谴责他人的罪状。

笔诛口伐书证

  • 01.宋・陈亮《陈亮集・补遗・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圭窦之间;实其行,免心丧胆落于目瞻耳聆之余。”

“笔诛口伐”的单字解释

  • 】bǐ
    笔(筆)bǐ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 】zhū
    诛(誅)zhū把罪人杀死: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责罚:诛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诛笔伐。责求:诛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笔画数:8;部首:讠;笔顺…
  • 】kǒu
    口kǒu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
  • 】fá
    伐fá砍:伐树。砍伐。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534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