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欸乃曲五首·湘江二月春水平- 【欸乃曲五首其二】 湘江二月春水平, 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 守吏相呼问姓名。 
- 舂陵行并序(军国多所需)- 【舂陵行并序】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石鱼湖,似洞庭)-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 贼退示官吏(昔岁逢太平)-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长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 欸乃曲-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 
 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
 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倚桡静听曲中意,
 好似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
 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
 应绝高人乘兴船。
-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 石鱼湖上醉歌-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 农臣怨-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 杂曲歌辞。欸乃曲-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
 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
 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 
 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
 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乱-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 
 二章二韵十二句)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
 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古有虐王,昏毒狂忍,无恶不及,故为《至虐》之诗 
 二章四韵十八句)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
 独乐其身;一徇所欲,万方悲哀。于斯而喜,当云何哉?
 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
 前世失国,如王者多。于斯不寤,当如之何。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 
 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
 忍为祸谟。
-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 
 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
 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
 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
 为人君者,忘戒乎。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