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词(174首)
- 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 送韦十二兵曹-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 
 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
 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
 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
 平生驰驱分,非谓杯酒仁。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 留别武陵袁丞-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 别刘谞-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駸駸。
-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驿。具陈江波事,不异沦弃迹。 
 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弹琴收馀响,来送千里客。
 平明孤帆心,岁晚济代策。时在身未充,潇湘不盈画。
 湖小洲渚联,澹淡烟景碧。鱼鳖自有性,龟龙无能易。
 谴黜同所安,风土任所适。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
-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 留别岑参兄弟-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 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