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元九后咏所怀

 
作者: 唐代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líng)
(luò)
(tóng)
()
()
(xiāo)
(tiáo)
槿(jǐn)
(huā)
(fēng)
(yōu)
(yōu)
(zǎo)
(qiū)
()
(shēng)
()
(yōu)
(xián)
(zhōng)
(kuàng)
()
()
(rén)
(bié)
(zhōng)
怀(huái)
(zhèng)
()
(cóng)
()
(yún)
()
(xiàng)
(sòng)
(xīn)
(dào)
(qīng)
(mén)
(dōng)
(xiàng)
(zhī)
()
(zài)
(duō)
(dàn)
(wèn)
(tóng)
()
(tóng)
(tóng)
(xīn)
()
(rén)
()
(zuò)
(jiào)
(zhǎng)
(ān)
(k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译文注释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jǐn)花风。
零落:指脱落。
萧条:指寂寥冷清的样子。
槿: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夕凋。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幽闲:闲适自得。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cóng)
故人:旧交,老朋友。
中怀:心中。
悰:欢乐,乐趣。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勿云:不要说。
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坐觉:遂觉,顿觉。

参考资料:

1、萧枫,桑希臣《唐诗宋词元曲00》:线装书局,2002年:第605页

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赏析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别元九后咏所怀》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