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译文

黄帝说:百病的最初生成,一定是由于燥湿、寒暑、风雨等外界变化和阴阳、喜怒、饮食居住失常等内伤所致,邪气合而入体,就会有脉症显现,邪气入脏,就会引起名称不同的疾病,我已经知道这些情况了。而各种疾病,病人大多是早晨感觉神气清爽,白天安静,傍晚病情加重,夜间最严重,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这是由于四季的气候变化造成的。

黄帝说:我想了解四季的气候变化情况。

岐伯说:春天生发,夏天成长,秋天收敛,冬天闭藏,这是四季的气候变化的规律,人体也是与之相应。将一日分为四时,早晨则为春天,中午则为夏天,傍晚则为秋天,夜半就是冬天。早晨人体正气开始上升,病气衰落,所以病人早晨神气清爽;中午人体正气成长至盛,正气盛就会胜过邪气,所以白天病人安静;傍晚人体正气开始衰落,邪气开始生长,所以,病人病情加重;夜半人体正气闭藏,邪气独占全身,所以病情此时最重。

黄帝问:疾病变化时常与前述的情况不合,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这是因为病与四时之气不相应,某一内脏单独生了病的缘故,这种情况在脏气所属之五行被时日所属之五行所克时,病情加重,在脏气所属之五行与时日所属之五行相同或克时日所属之五行时,病情好转。

黄帝问:怎么样治疗呢?

岐伯说:顺应自然界时日的五行属性的变化加以治疗,疾病就可望治愈。能够顺应自然界时日的五行属性变化来治病的医生就是高明的医生,不能顺应这种变化来治病的医生就是粗陋无知的医生。

黄帝说:说得对。我听说针刺之法有五种变化,来针刺井、荥、输、经、合五种腧穴,我想知道其中的规律。

岐伯说:人有五脏,五脏有五时、五行、五音、五色、五味这五类变化,每类变化都有五种腧穴与之相应,所以有五五二十五个腧穴与五季相应。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五脏的五种变化。

岐伯说: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是牡脏,在五色里为青,在五时中为春,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味中为酸,在日为甲乙。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是牡脏,在五色里为赤,在五时里为夏,在日为丙丁,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味中为苦。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黄,在五时中为长夏(即六月),在日为戊己,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味中为甜。肺属金,为阳中之少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时中为秋,在日为庚辛,在五味为辛。肾属水,属阴中之太阴,是牝脏,在五色中为黑,在五时中为冬,在日为壬癸,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味中为咸。以上就是五脏的五变。

黄帝问:五脏的五变所主的五个腧穴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五脏主冬,所以冬季针刺五脏的井穴;五色主春,所以春季针刺五脏的荥穴;五时主夏,所以夏季针刺五脏的腧穴;五音主长夏,所以长夏时节针刺五脏的经穴;五味主秋,所以秋季针刺五脏的合穴。这就是所谓的五变所主的五腧穴。

黄帝问:各个原穴如何配合,才能将井、荥、腧、经、合、原六个腧穴都配合好呢?

岐伯说:原穴唯独与五时不相应和,而是归属于本经的经穴来配合,以对应五变主五腧的数目,因此仍是六六三十六个腧穴。

黄帝说:什么叫五脏主冬,五时主夏,五音主长夏,五味主秋,五色主春?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疾病在五脏的,取井穴针刺;疾病显现在气色上的,取荥穴针刺;病情时轻时重的,取输穴针刺;疾病影响声音变化的,取经穴针刺,特别是在经脉盛满而有淤血的情况下;疾病在胃,以及由于饮食不加节制所致的病,取合穴针刺。因为胃病及由于饮食不加节制所致的病都与食之五味有关,所以称为味主合。以上就是所谓的五病的针刺法则。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原文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以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黄帝曰:善,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岐伯曰: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黄帝曰:愿闻五变。岐伯曰: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六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gushicn.com/fanyi/343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杂传第三十八译文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父亲王丰,为乐营将。王峻年轻时靠擅长唱歌事奉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攻克魏博后,张筠放弃相州,逃回京师。租庸使趟岩经过张筠家,张筠让王峻唱歌助酒,趟岩见

    2022-07-11 12:25
  • 周本纪第十一译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郭威,邢州尧山人。父简,在晋当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被杀,子威年少成孤儿,依靠潞州人常氏。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士为军卒,威十八岁,以勇力应募。为人争强好胜,

    2022-07-11 12:13
  • 周家人传第八译文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没有儿子,收养哥哥柴守礼的儿子作为养子,这就是周世宗。柴守礼字克让,因是皇后的亲族,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周世宗登位,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

    2022-06-20 19:39
  • 唐臣传第十三译文

    周德威字镇速,朔州马邑人。为人勇猛而足智多谋,望见烟尘就能够判断敌军的人数。他的身材高大,笑起来也不改变脸色,人们见了他,都觉得严肃可畏。跟随晋王任骑将,逐渐升迁为铁林军使,跟随晋

    2022-06-18 05:29
  • 世宗纪三译文

    显德三年(956)春正月三日,李谷上奏,在上窑打败淮南贼军。四日,征发丁壮民夫十万人修筑京城外大城。六日,诏令于本月八日前往淮南。八日,御驾从京城出发。十三日,李谷上奏,从寿州领军

    2022-06-18 05:25
  • 太祖纪二译文

    广顺元年(951)春二月十四日,晋州王晏上奏报告,河东刘崇派伪招讨使刘钧、副招讨使白截海,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进攻州城,在本月五日分兵五路一齐进攻,王晏率领晋州士兵抵拒他们,贼军

    2022-04-16 15:05
  • 杂传第三十译文

    朱宣是宋州下邑人。年轻时跟随他的父亲贩盐做盗贼,父亲犯法被处死,朱宣于是前往侍奉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任军校,王敬武让他隶属于他的将领曹全晟。中和二年,王敬武派曹全晟入关参与攻破黄巢。返

    2022-01-23 21:14
  • 唐臣传第十五译文

    朱弘昭,太原人。年轻时事奉唐明宗任客将,唐明宗即位后,任文思使。和安重诲有矛盾,因此常常出使在外。董璋任束川节度使时,于是任朱弘昭为副使。西川孟知祥杀死他的监军李严,朱弘昭很恐惧,

    2022-01-23 21:14
  • 周家人传第七译文

    周太祖有一个皇后三个皇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和周太祖是同乡,于是嫁给了他。周太祖未成名时,喜好饮酒赌博,行侠仗义,不拘小节,皇后常常劝阻他。周太袒相貌奇特伟岸,皇后心里知道

    2022-01-23 21:12
  • 唐臣传第十四译文

    符习,赵州昭庆人。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任军校,从晋去救赵,在柏乡攻破梁军,赵常常派符习率兵跟随晋。晋军驻扎德胜,张文礼杀死赵王王镕,上书唐庄宗,请求议符习回到趟。唐庄宗让符习回去,符

    2022-01-23 21:12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