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浪士
lànɡshì

浪士

拼音
lànɡ shì
注音
ㄌㄤˋ ㄕˋ
五笔
iyv fghg
更新

词语解释

浪士[ lànɡ shì ]

⒈  指寄迹于水滨的隐士。

⒉  唐元结的别号。

引证解释

⒈  指寄迹于水滨的隐士。

晋 郭璞 《设难·客傲》:“昆吾挺锋,杞梓竞敷,兰荑争翘,嚶声冠於伐木,援类繁乎拔茅。是以水无浪士,巖无幽人。”

⒉  唐 元结 的别号。

唐 元结 《瀼溪铭》:“浪士 作铭,将戒何人,欲不让者,惭游 瀼 滨。”
《新唐书·元结传》:“﹝ 结 ﹞后家 瀼 滨,乃自称 浪士。”

国语辞典

浪士[ lànɡ shì ]

⒈  放浪不羁之士。

《新唐书·卷一四三·元结传》:「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亦漫为官乎,呼为漫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