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
- 拼音
- wànɡ mén tóu zhǐ
- 注音
- ㄨㄤˋ ㄇㄣˊ ㄊㄡˊ ㄓˇ
- 繁体
- 望門投止
- 五笔
- yneg uyh rwc hhg
- 词性
- 成语
- 近义词
- 病急乱投医急不择路求亲靠友
- 成语
- 望门投止
- 更新
词语解释
望门投止[ wànɡ mén tóu zhǐ ]
⒈ 望见门庭就上前打问住宿。形容旅途疲劳渴求休息或急于摆脱困境的心情。
英put up for the night at a door;
引证解释
⒈ 谓见有人家即去投宿。极言处境的窘迫。
引《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俭 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王先谦 集解:“《通鉴》 胡 注:‘望门而投之,以求止舍,困急之甚也。’ 王幼学 云:‘窘迫之中,见门即投归而止宿,求隐匿也。’”
清 林之夏 《高轩过》诗:“望门投止我不才,君独聪明避失网。”
柳亚子 《玉娇曲为纯根赋》:“望门投止文章伯,一见无端情脉脉。”
国语辞典
望门投止[ wànɡ mén tóu zhǐ ]
⒈ 见有住家,便去投宿。形容人在逃难或窘困时,暂求栖身处的仓促情况。
引《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