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词典
  3. 鬼见愁
ɡuǐjiànchóu

鬼见愁

拼音
ɡuǐ jiàn chóu
注音
ㄍㄨㄟˇ ㄐ一ㄢˋ ㄔㄡˊ
繁体
鬼見愁
五笔
rqc mq tonu
更新

词语解释

鬼见愁[ ɡuǐ jiàn chóu ]

⒈  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

引证解释

⒈  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
清 王夫之 《鬼见愁赞》序:“亦草木之实,生 武当山 谷。或採令童子佩之,云辟鬼魅。状类 粤 西所产猪腰子而圆小精润,茶褐色,有深黑文缘其间。”

国语辞典

鬼见愁[ ɡuǐ jiàn chóu ]

⒈  比喻凶恶残暴,鬼见了都发愁的人。

如:「他人见人怕,真是鬼见愁!」

⒉  一种旧时小孩的发型。

《俗语考原·鬼见愁》:「今小孩儿头部,或左或右,剃发时,留发成三角形,亦称为『鬼见愁』。」

⒊  植物名。卫矛科,灌木或乔木。高达九公尺,叶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钝状细锯齿,叶质坚韧,背面为细网状,中肋常有粗柔毛。通常每七至十五朵合 成为聚繖花序。果实四裂,浅红色,种子深红色。产于湖北、河南、四川、云南等省 。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