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在中间的成语(共167个)
- 势如冰炭- 成语解释:就像冰块和炭火一样。形容两者不能相容。 - 成语出处:《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 饮冰茹檗- 成语解释: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 饮冰食蘖- 成语解释:谓生活清苦,为人清白。亦作“饮冰茹檗”。 - 成语出处:语出唐・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 钻冰取火- 成语解释:见“钻冰求火”。 - 成语出处:《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 水洁冰清- 成语解释:洁:洁白。 
 清:清净。
 指像冰和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的品格高洁或文笔雅致。- 成语出处:晋・张华《魏刘骠骑涞》:“金刚玉润,水洁冰清,郁郁文彩,焕若朝荣。” 
- 焕然冰释- 成语解释:焕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 
 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 成语出处:《清史稿・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骀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 涣尔冰开- 成语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 成语出处: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钻仰渊秘,涣尔冰开。” 
- 镂冰劚雪- 成语解释:喻构思新颖精巧。 
- 镂冰斸雪- 成语解释: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无往不复,镂冰斸雪,纂组缤纷。” 
- 镂冰㔉雪- 成语解释: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 敲冰戛玉- 成语解释: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 枘凿冰炭-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 成语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 瓦解冰销- 成语解释:见“瓦解冰泮”。 - 成语出处: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是恃。” 
- 抱冰公事- 成语解释:公事:公务。 
 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成语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 报冰公事- 成语解释: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