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40个)

  • 之急

    dào xuán zhī jí

    成语解释: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
    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地隔

    tiān xuán dì gé

    成语解释:悬、隔:距离远。
    比喻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南齐书・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众寡

    zhòng guǎ xuán shū

    成语解释: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众:多;寡:少。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 言若

    yán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见“言类悬河”。

    成语出处:《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 坐薪

    zuò xīn xuán dǎn

    成语解释: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金史・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 之苦

    dào xuán zhī kǔ

    成语解释: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成语出处:《元史・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 束马

    shù mǎ xuán chē

    成语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
    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 刺股

    cì gǔ xuán liáng

    成语解释: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
    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口若

    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
    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而望

    xuán xuán ér wà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五:“吾怜君而相赠,岂望报乎?君可速归,恐尊嫂悬悬而望也。”

  • 羊续

    yáng xù xuán yú

    成语解释: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

  • 口似

    kǒu sì xuán hé

    成语解释:见“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 口如

    kǒu rú xuán hé

    成语解释:见“口若悬河”。

    成语出处: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 卖狗

    mài gǒu xuán yáng

    成语解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 附赘

    fù zhuì xuán yóu

    成语解释: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悬疣:皮肤上突起的瘊子。
    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骈拇》:“附赘悬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