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50个)

  •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 ,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只知然,而不知所以然

    zhī zhī qí rán ,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成语解释:然:这样。
    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

  • 即以人之道,还治人之身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 , 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

    成语解释: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内举不失子,外举不失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 , 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成语解释:举:推荐。
    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

    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 , 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

    成语解释:芝:通“芷”,香草;兰:香草。
    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 , 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
    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 , jiǔ wén bù zhī qí chòu

    成语解释:鲍鱼:咸鱼;肆:店铺。
    好像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隐约

    yǐn yuē qí cí

    成语解释: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
    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成语出处: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 各得

    gè dé qí suǒ

    成语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无所不用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成语解释:极:穷尽。
    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 人莫知子之恶

    rén mò zhī qí zǐ zhī è

    成语解释:莫:不;恶:恶劣。
    溺爱的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故谚有之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食而不知

    shí ér bù zhī qí wèi

    成语解释: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突如

    tū rú qí lái

    成语解释: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成语出处:《周易・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 言过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
    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首当

    shǒu dāng qí chōng

    成语解释: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