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在中间的成语(共17个)
干啼湿哭
成语解释: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
湿哭:有眼泪地啼哭。
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成语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恶湿居下
成语解释: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久束湿薪
成语解释: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成语出处: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自叙:“而彼久束湿薪之大多数人,犹或曰:‘吾秦人而子语我以越之肥瘠也。’”
呴湿濡沫
成语解释: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水流湿,火就燥
成语解释: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成语出处:《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