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在中间的成语(共61个)
急不择言
成语解释: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东床择对
成语解释:谓择婿。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身无择行
成语解释:谓一身行为遵循法则而无其它选择。
成语出处:《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能书不择笔
成语解释:写字好的人不计较笔的优劣。
成语出处:明・王肯堂《郁冈・斋笔》:能书不择笔,此浪语也。古来唯称率吏不择笔。
善书不择纸笔
成语解释:工于书法的人,不会过于选择纸和笔。比喻功力深厚,易见实效。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善观风色,善择时机
成语解释:风色:指不断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
善于观察和掌握不断变化着的各种情况,善于选择有利时机。以人择官
成语解释: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急不择途
成语解释:犹慌不择路。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语不择人
成语解释:说话不看对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至如此。”
拣精择肥
成语解释:拣:挑选。
精:瘦肉。
肥:肥肉。
比喻过分挑剔。成语出处:清・李渔《风筝误・糊鹞》:“又不要他花钱费钞,他偏会得拣精择肥。”
断杼择邻
成语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居不择邻
成语解释:安家时没有选择好邻居。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