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32个)

  • 龙潭

    lóng tán hǔ kū

    成语解释:窟:洞穴。
    潭:深水池。
    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 坐山观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成语解释: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 眈眈

    dān dān hǔ shì

    成语解释:眈眈:注视的样子。
    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仲武传》:“渔阳突骑,燕歌壮气。赳赳元戎,眈眈虎视。”

  • 添翼

    měng hǔ tiān yì

    成语解释: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学技术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 羊入

    yáng rù hǔ kǒu

    成语解释: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 插翅

    měng hǔ chā chì

    成语解释: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若得孔明下山,拜为军师,凭着关张雄虎之将,如猛虎插翅。”

  • 扑食

    měng hǔ pū shí

    成语解释: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放下酒杯,猛虎扑食似的扑出去。”

  • 不食子

    è hǔ bù shí zǐ

    成语解释: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 当道

    shī hǔ dāng dào

    成语解释: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 相斗,必有一伤

    liǎng hǔ xiāng dòu , 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斗:争斗。
    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 头上搔痒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成语解释: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 头上扑苍蝇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 屁股摸不得

    lǎo hǔ pì gǔ mō bù dé

    成语解释: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 相争,必有一伤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 bì yǒu yī shāng

    成语解释: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成语出处: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不成反类犬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

    成语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