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在中间的成语(共31个)
推崇备至
成语解释:推崇:推重,敬佩。
极其推重和敬佩。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所谈西国政治、艺术,石破天惊,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自我崇拜
成语解释:指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
室不崇坛
成语解释:室:房屋;坛:堂基。
指盖房子不加高地。比喻不崇尚奢华。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个人崇拜
成语解释:以个人作为别人崇拜的对象。
成语出处: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盲目崇拜
成语解释:指盲从崇拜别人。
成语出处:梁遇春《醉中梦话(二)》:“屈服于权威的座前已是我们的国粹,新文学家用不着再抬出许多沾尘不染的洋圣人来做我们盲目崇拜的偶像。”
偃武崇文
成语解释: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成语出处:《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黜奢崇俭
成语解释: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嘉庆某年,御制《观龙舟诗》。命词臣赓和。众皆窘于水嬉嬉字韵,独钱唐陈太史嵩庆句云:‘万国鱼龙呈曼衍,九重珠玉戒荒嬉。’盖上方以‘黜奢崇俭论’示廷臣也。”
蠲敝崇善
成语解释:蠲:免除;敝:破旧;善:美好。
指革除敝政,崇尚雅道。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
黜邪崇正
成语解释: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林一环《贬妖穴为罪恶隶论》:“庶几黜邪崇正,以为遐迩亲疏之永鉴云尔。”
登崇俊良
成语解释:登:举荐,推举;崇:尊崇,尊重;俊良:才智优秀的人。
推举尊重有才识的人。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功崇德钜
成语解释:功:功绩;崇:崇高;德:德行;钜:巨大。
功绩崇高,德行弘大。成语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以陛下功崇德钜,天成地平。
闳言崇议
成语解释:博大高远的议论。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
闳宇崇楼
成语解释:谓大屋高楼。
成语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谓厥祖在时,其为智慧武怒者何似,尝有闳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于凡人。”
移风崇教
成语解释:移转风气,崇尚教化。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八:“移风崇教,生而不杀,布惠施恩,仁不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