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的成语(共17个)
- 累块积苏- 成语解释: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 -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暨及化人之功,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 
- 苏海韩潮- 成语解释: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 累苏积块- 成语解释: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 鹿走苏台- 成语解释: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 樵苏不爨- 成语解释: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 成语出处:三国・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成语解释: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樵苏失爨- 成语解释: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 成语出处: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淡。” 
- 槁苏暍醒- 成语解释: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 韩潮苏海- 成语解释: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成语出处:清・杨毓辉《〈盛世危言〉跋》:“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 
- 来苏之望- 成语解释:苏:苏息。 
 从疾苦中获得休养生息的希望。-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予后,后来其苏。”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枝叶扶苏- 成语解释:见“枝叶扶疏”。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 韩海苏潮- 成语解释: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 - 成语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从钞》卷八:“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 糜鹿姑苏- 成语解释:糜:鹿的一种。 
 糜鹿游姑苏台。比喻亡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 
- 樵苏后爨- 成语解释:樵苏:采集柴草;爨:炊。 
 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准阴侯列传》:臣闻千里馈粮,士人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 死而复苏- 成语解释:复:又,再;苏:醒过来。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