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宠的成语

宠的成语(共36个)

  • 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成语解释:宠:宠爱;辱:羞辱。
    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 矜功恃

    jīn gōng shì chǒng

    成语解释:矜:自高自大。
    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成语出处:《魏书・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 恃功矜

    shì gōng jīn chǒng

    成语解释:恃:倚仗;矜:自尊自大。
    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 恃功傲

    shì gōng ào chǒng

    成语解释:恃:倚仗。
    倚仗自己有功受宠而作威作福。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安得诲传》: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

  • 辱若惊

    chǒng rǔ ruò jīng

    成语解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贪冒荣

    tān mào róng chǒng

    成语解释:贪冒:贪图财利。
    贪图荣耀和恩宠。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程处弼辞放流表》:“任经十有三年,竟无一阶升录,臣之弩劣,于此可见,而贪冒荣宠,尚不知归。”

  • 若惊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宠:赏识。
    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 辱皆忘

    chǒng rǔ jiē wàng

    成语解释: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矜世取

    jīn shì qǔ chǒng

    成语解释:矜:夸耀;宠:荣耀。
    炫耀才华,博取时誉。

    成语出处:宋・曾巩《徐复传赞》:“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

  • 贯鱼成

    guàn yú chéng chǒng

    成语解释:贯鱼:穿成一串的鱼;宠:宠幸。
    指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一时龚、孔二贵嫔,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并得贯鱼成宠。”

  • 哗众取

    huá zhòng qǔ chǒng

    成语解释:哗:虚夸;宠:宠信。
    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 哗世取

    huá shì qǔ chǒng

    成语解释:犹言哗众取宠。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至于久而天下靡然,习其辞而不复知其原,士以哗世取宠,苟一时之得以自负。”

  • 纳侮

    qǐ chǒng nà wǔ

    成语解释:谓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元年》:“启宠纳侮,其此之谓也。”

  • 若惊

    bèi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 贯鱼承

    guàn yú chéng chǒng

    成语解释: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