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的成语(共16个)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成语解释:豫:通“预”,事先准备。 
 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犹豫狐疑-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不定;狐疑:狐狸多疑,因指犹疑不决。 
 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 犹豫不决-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 
 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 一豫一游- 成语解释:豫:快乐。 
 游玩快乐。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成语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 一游一豫- 成语解释:豫:快乐。 
 游玩快乐。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 毫不犹豫- 成语解释: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一点儿也不迟疑。- 成语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 犹豫不定-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 
 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正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马连福来了,真是天遂人愿。” 
- 犹豫未决- 成语解释:犹豫:迟疑。 
 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决断。-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寂传》:“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 
- 丰亨豫大- 成语解释:形容富足兴盛的太平安乐景象。 -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代南叔兄上费参政》:“自丰亨豫大之名立也,而财用日耗。” 
- 诫莫若豫- 成语解释:诫:警戒;豫:通“预”,预先。 
 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一》:“诫莫若豫,豫而后给。” 
- 事豫则立- 成语解释:豫,预先准备、筹划。立,成功。表示凡事预先计划好,便会成功。常与“不豫则废”连用。 - 成语出处: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不豫之色- 成语解释:豫,喜悦。指人生气时,脸上会出现不高兴的表情,又作“不悦之色”。 -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 诫莫如豫- 成语解释:诫:引以为诫;莫:不;豫:同“预”,预防。 
 事后警戒不如事瓣预防。-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一》:诫莫如豫,预而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