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G
  5. gu

gu的成语(共1581个)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让:推辞,拒绝。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 ,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语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骨肉离散

    ròu lí sàn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骨肉至亲

    ròu zhì qīn

    成语解释: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 骨肉团圆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稀奇古怪

    xī qí guài

    成语解释: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 骨肉相连

    ròu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成语出处:《北齐书・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 骨肉相残

    ròu xiāng cán

    成语解释:比喻自相残杀。

    成语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 粉身碎骨

    fěn shēn suì

    成语解释: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成语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孤家寡人

    jiā guǎ rén

    成语解释: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 相顾失色

    xiāng shī sè

    成语解释: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周书・段希尧传》:“使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

  • 称孤道寡

    chēng dào guǎ

    成语解释:孤、寡:古代皇帝自称。
    自封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统治者自居。

    成语出处:《宣和遗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辈儿称孤道寡。’”

  • 古往今来

    wǎng jīn lái

    成语解释: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鳏寡孤独

    guān guǎ

    成语解释: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
    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生死肉骨

    shēng sǐ ròu

    成语解释:生、肉:用作动词。
    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苟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